Vol. 7 January 2023
Vol. 7 January 2023
入侵物种(二):水里的恶霸
Invasive Species 2: Ruffian in the Water
By 清澜山环境保护社 Tsinglan Environmental Club
外来入侵物种即来自外地的物种,在本土大量繁衍,严重威胁本土生态多样性,阻碍本地生态可持续发展。本次的介绍的几个入侵物种都是来自阿美莉卡的两栖动物,也经常被人津津乐道道“来中国是最错误的决定”—一小龙虾&牛蛙。
小龙虾
G10 常心怡
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(áo)虾,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。上世纪30年代末期,克氏原螯虾由日本引入中国。而日本原本因为发现这种小龙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将其作为牛蛙的饲料引入。
小龙虾作外来入侵种,具备强大建立和扩散种群的能力。小龙虾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,水体缺氧时,它还可以上岸或借助漂浮物侧卧于水面,用鳃呼吸以维持生命,因此它能在生活污水和轻度污染的工业废水中生存。依仗着一身甲壳,没有多少自然天敌可以治得住它。再配以极强的繁殖能力,小龙虾一旦入侵,能快速地占领一片水域。
小龙虾性情凶猛且不怎么挑食,以鱼虾,甲売类,水生植物等为生。极强的适应力和繁殖能力让它们繁殖速度很快且数量庞大,这样一来,小龙虾就会对同一水域的鱼类、甲壳类、水生植物等造成了很大的威胁,打乱原本的食物链。
小龙虾的破坏能力强,生长在河堤附近的小龙虾会洞穿田埂破坏堤坝,使得周围更容易在下雨时,形成洪涝。小龙虾抢占了本土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,导致它们不能存活;再加上它们食用水生植物,一旦泛滥会毁坏水稻等水生作物,小龙虾一旦泛滥于野外,捕食是不可取的。捕捉不仅麻烦且会有很多遗漏,小龙虾生活的水域状态不明,很可能感染了寄生虫,如果使用时烹饪不当,食用有感染的风险。因此解决小龙虾泛滥的方式只有人工清理打捞。但这又谈何容易:每到禁渔期,通过它们的高效繁殖,小龙虾们又会重新统领整片水域。
牛蛙
G10 张芷嫚
牛蛙,也叫美国牛蛙,原产地在北美洲,它是极基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,被世界保护联盟列为全球 100 种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。它也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唯一的脊椎动物。牛蛙的体重可达1公斤以上,最大可达2公斤,牛蛙是现生最大的蛙类之一,其成体体长一般在70-170毫米之间,最大可达到200毫米以上。眼球带黄色,有瞬膜,潜入水中时遮住眼球,起保护眼睛的作用。在繁殖季节,蛙多聚集于水塘,雄蛙发出此起彼伏的鸣叫吸引配偶。牛蛙昼伏夜出,且通常群居,往往数十只共栖一处。
当牛蛙面临新环境时,它们首先分散找隐蔽所,一旦适应新环境后,就不随便搬家。接着每只蛙会划分好自己的活动地盘。牛蛙的适应能力强、食性广、天敌少、寿命长、繁殖能力强,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。小范围大密度养殖牛蛙会使水质严重营养化,人工养殖牛蛙如果不处理并乱排放污水,会污染周围环境以及水体。另外,如果人工养殖场泄漏或弃养牛蛙,流入自然环境的牛蛙会污染水源,捕食当地水生动物,包括其他青蛙。研究显示,蝌蚪甚至都会改变水体中水藻的生物量,而水藻是给水体供养的重要生物之一。由此可见,牛蛙一旦入侵,会对一片水域的生态平衡造成较大的破坏和威胁。所以怎么解决牛蛙入侵?牛蛙可以吃吗?会感染寄生虫吗?首先,牛蛙的身体里有很多种寄生虫。食用牛蛙不一定会感染寄生虫:只要吃牛蛙之前,彻底清洁,并高温彻底地煮熟。防治牛蛙可以采取物理、化学,生物方式,分别为人工杀害牛蛙以及牛蛙卵,用化学药物毒杀芬、抗霉素或活化鱼藤酮等,以及用真菌感染牛蛙卵,抑制牛蛙繁衍。
最佳办法当属生物方法,其具体执行方式还有待研究。谈起牛蛙和小龙虾,许多人对他们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“好吃”;但是作为外来入侵物种,它们祸害着自然环境,威胁着中国其他本地生物的生存。人们会开玩笑地说:“怕什么,还有什么是中国的吃货制不住的?”,然而真正要消除牛蛙和小龙虾等入侵物种对本地生态多样性的威胁,不是“吃”这么简单。
要解决外来入侵物种的问题,需要大众的共同努力,找到最有效且不会伤害本地生态的方式,这样才能真正地保护自然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