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ol.6 November 2022
Vol.6 November 2022
By 清澜环境保护社 Tsinglan Environmental Club
你是否在雨后的校园里见到棕色的大蜗牛?你有没有发现过粉色的福寿螺卵附在河岸的水泥上?有着圆而阔的叶子,长着大块的根的藤蔓,你知道是什么吗?这几种生物有一个共同点:它们在某个地方,都是称霸地域的外来入侵物种。外来入侵物种是什么?外来入侵物种指来自外地的物种,在本土大量繁衍,严重威胁本土生态多样性,阻碍本地生态可持续发展。许多物种因商贸、食用、观赏等原因被带到别的地方,在适应环境后,泛滥成灾。在中国,被列入《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》的,有福寿螺、巴西龟、凤眼莲、福寿螺、红火蚁等。
非洲大蜗牛
G10郭晓恩 Emma Guo
大理石花纹的壳,棕色是不是像巧克力?肥硕的身体,是不是让你想起法国焗蜗牛?
打住!非洲大蜗牛不能吃!碰都别想。
非洲大蜗牛到底是什么?它也叫褐云玛瑙蜗牛,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物种之一。原产于非洲,非洲大蜗牛被作为食物和宠物带到世界各地。如今,各个大洲都有它的身影。非洲大蜗牛一般在5-10厘米长,最大在20厘米或以上。
它为什么不能吃?
因为有寄生虫。
据统计,在广州、深圳,非洲大蜗牛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分别达到27.3% 和30.0%,感染度在七八十到一百多条。几乎三分之一的碰到近百条寄生虫,想想就头皮发麻。触碰这些寄生虫会使人感染脑膜炎等致命疾病,接触非洲大蜗牛可不是闹着玩的!
作为入侵物种,非洲大蜗牛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。它食量大,“不挑食”,甚至可以消化混凝土;再加上它繁殖能力强,多次大量产卵,入侵速度极快,被入侵的地区其他物种会受到严重威胁。
虽然没有自然天敌,盐是非洲大蜗牛的克星:撒一把盐它就会脱水死亡。去除非洲大蜗牛一定要注意,不能用脚踩,以免接触它体内的寄生虫。
福寿螺
G10 司腾悦 Julie Si
福寿螺,原产于南美洲,学名桶瓶螺,危害水生植物特别是水稻生产,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入侵生物专家组列为100 种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。
|外形特征:
福寿螺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,但更大。螺壳的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,有光泽和细纵纹,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。卵圆形,初产卵为粉红色或鲜红色,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,5天后变为灰白色或褐色孵化成幼螺
|入侵历程:
福寿螺首先入侵于中国台湾,据新闻报道,1979年由阿根廷华侨以食用目的引入,后其因口感不佳、安全性低(体内含大量有害寄生虫)滞销市场而弃养,在野外大量繁殖扩散,以至泛滥成灾。福寿螺在其他亚洲国家,日本、韩国、泰国、越南等的传播方式也大相径庭。其繁殖速度快、适应能力强,在失去可观数量的天敌约束后,打破栖息地原有的生态平衡。
|现有防治方案:
1)农业:利用溪河渠道和水沟低洼的越冬集中区域,
配合春秋季下苗诱引,集中消灭
弊端:费时费力、人力成本高
2) 生物:养食/青鱼除螺
弊端:福寿螺外壳坚硬,成螺难以消灭
3) 化学:茶籽饼、硫酸铜晶体等药剂~
弊端:毒副作
葛根
G10 王奕心 Jessie Wang
在中国,好吃的东西是食材,难吃的东西是药材,不能吃的东西拿来当建材,建材当不了还可以当柴。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萝的块根,在我国是食材也是药材。在我国南方省份经常被拿来煲汤,尤其是广东省,用排骨、筒骨和葛根一起炖汤,美味又清热解毒。作为药材,葛根有解肌退热,透疹,生津止渴,升阳止泻之功。因此又有“北人参,南葛根”的说法。在中国它是宝,在美国,葛根却曾令人头疼。
美国人在日本的展览会上发现了葛根,被它紫色花所吸引,将它带回美国。1935年,美国民间资源保护队种下了数百万株葛根幼苗,治理水土流失、防沙尘暴。葛根完美胜任,以至于美国东南部各村曾每年庆祝葛根节。20世纪50年代初,农村地区忽然发现葛根正在蚕食他们的生活。失去天敌的葛根长势极为凶猛,以至于这些南方佬开玩笑说,晚上不关窗,第二天就会在葛根藤中醒来。葛根以其根部和藤部组成的稠密垫席吞噬了一座座的农场,攀爬上了数以英里计的电话线,裹住了树木、谷仓和房屋。其根部深深地扎入地下,以至于移动整株植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1996年,据美国联邦政府估算,葛根吞噬了700万英亩(约283.3万公顷)的农田。如今的数字比这还要大得多。
为什么中国没有受葛根大量的侵蚀和破坏呢?一个原因是我国野外有葛根的天敌,真菌和昆虫是葛根的两大天敌。其中真菌分属4门8科,总共有12种。而昆虫则更多,分属3目15科共48种。天敌的存在,也制约了葛根的生长。没想到吧,身边熟悉的生物,对环境却有如此影响。以后在校园或别处看见它们时,你会不会想起它们在自然界的威力?自然界就是这样,无论一个生物多么不起眼,它都有自己的影响和作用。它也许看似人畜无害,换个环境,可能就会放肆猖獗起来,凭数量和顽强生命力压制本地生物,成为一地“霸权”。